上海,让青年“预”见未来
烟火巷弄间,一群“90后”敲下行行代码,用AI技术让千万家工厂变“聪明”;工业园区中,人形机器人学会走路说话、写字作诗,如新生儿般快速成长;购物中心里,观众戴上VR眼镜,刹那间“穿越”古埃及金字塔……这一幅幅未来图景,正由上海的青年创业者共同绘就。
众木成林 苏州民企探索破“卷”之道
近日,记者随“走进民企看‘质’变”采访团走进位于苏州的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体验车内智能座舱“多音区交互”、AI声像追踪的“未来教室”等产品。
“即兴作诗”“高温暴走” 上海这家企业的机器人“很哇噻”
近日,记者随“走进民企看‘质’变”采访团走进位于上海的智元创新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,与“远征A2”“精灵G1”等具身智能机器人互动。
苏商逐梦启新程——看江苏这样同心赋能促民企“质”变
在这些现代化的创新高地,随处可见的,是江苏省委、省政府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形成的“江苏经验”,时刻彰显的是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、产业突破中的“苏商担当”。
字可以发电?杭州这家企业用了什么新技术?
近日,记者随“走进民企看‘质’变”主题采访团走进位于杭州的纤纳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探访最新一代光伏技术发展情况。
浙江民企连年霸榜500强:“阳光雨露”与“种子成长”
在全国工商联日前发布的“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”榜单中,浙江上榜企业达到107家,居全国首位,这已经是浙江连续27年得此桂冠。
苏商精神何以凝聚民企向“新”力?
从张、刘国钧、荣毅仁等崛起于近现代的民族工商业代表,到如今苏商大会上聚首的新生代企业家,在他们身上,崇实精工、敢为人先的苏商精神正驶过时代长河,历久弥新。
屠红燕:深耕丝绸业 以科技“织”未来
万事利集团由浙商沈爱琴创办于1975年,是一家老牌丝绸服装制造企业。因应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发展趋势,女儿屠红燕“接棒”集团掌舵人后,逐步调整产业布局,加大技术和人才投入。如今,万事利已实现从传统丝绸向融合文化、时尚、艺术、科技的现代产业转型升级,连续上榜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”超过15年。
统一战线助力新生代“圆梦”新时代
50年、10年、7年……近日,由中央统战部主办的“走进民企看‘质’变”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浙江,一组“年龄”跨度巨大的企业背后,是一群共同具有新时代特质的新生代民营企业家。
民企“二代”如何传承出新?“优秀建设者”有话说
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屠红燕接班有近50年历史的丝绸品牌,开创纺织行业人工智能设计新模式,带领公司连续上榜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”超过15年。对于民企“二代”接班,她有何感想?
这家中国企业宣称设计制造世界一流 它的底气是什么?
9月7日,记者探访新华三集团时了解到,绿色、低碳、高效的相变浸没式液冷技术已成为智算数据中心的高效散热方案。新华三集团负责人认为,深挖技术“护城河”,是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保持高品质、可信赖的底气。